易县与文房四宝
在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,墨和砚都是源于易县。墨中的王者徽墨,虽盛于安徽歙县,却源于唐末时的易州。后来的徽墨制作者供奉的始祖是来自易州的奚庭圭父子。所谓“师承古易水,奇珍握墨绝”。
徽墨,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不迟于唐末。唐朝末年,奚超至歙州,见歙地多黄山松、且质优,新安江流域的水质又好,故留此重操旧业。其子廷珪,更是有心,见当地穆姓墨工所制之墨颇具特色,便虚心求教、潜心揣摩。他们改进了捣烟、和胶的方法,形成了一整套操作规程,所造之墨在品质上超过了易州墨,被人誉为“拈来轻、嗅来馨、磨来清”,“丰肌腻理、光泽如漆”的佳墨,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,召奚廷珪为墨务官,赐给“国姓”,因此,奚廷珪又称李廷珪。于是,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,成为千古美谈。从此李墨名满天下,其墨被誉为“天下第一品”,有“黄金易得,李墨难求”之说。因之,李廷珪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。
后来宋朝的制墨名家潘谷、墨官张遇也都是易州人。世人称天下之墨奚庭圭第一,张遇第二。因此后人称制墨必仿易水墨法。
易水砚始于战国,盛于唐宋。同样由奚庭圭父子传到了安徽歙县和广东端溪,成为了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和端砚的起源。唐朝诗仙李白当年曾来到易县易水砚石的产地黄龙岗,对易水砚发出这样的赞美“一方在手转乾坤,清风紫毫酒一樽,醉卧黄龙不知返,举杯当谢易水人。”
上一篇:易县与书法艺术
下一篇:易县与尊贤重义之荆轲刺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