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信息

公司地址:河北省易县梁格庄镇崇陵后
联系电话:0312-4710260/4715766
邮箱:hlhjly2014@163.com
微信公众号

易县历史文化之后土文化

后土文化主要分布在距县城14.6公里的后山(又称洪崖山)上。后山山势险峻,气候温和,植被丰厚,风光秀美,有“洪崖秋色”、“洪崖积雪”之美景。

   

易县后土文化影响广泛,每年农历315日前后,来自国内十余个省市的数十万的香客、游客到后山拜神、祈福、还愿,形成了一道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事象。

  

后土文化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据专家考证,易县后山是5000年前黄帝部族由西北高原东迁后聚居、生活、祭祀之地。黄帝统一各部落后,虽建都于今涿鹿县矾山,但后山是其近畿和家庙祖祠所在地,仍把重臣留在后山,掌管祭祀等事宜,形成了最初的后山庙会,其内容是帝王诸侯举行祭天、封禅、祭祖等活动。到了汉朝,后山庙会有了新的传承与发展,在民间至今流传着“后山奶奶救刘秀”等故事。明、清朝对后山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,规模不断扩大。“文革”时期后山庙遭到了严重破坏。

  

易县后土文化具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,已引起24个国家的专家关注,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韩国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南开大学的多位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。

 

  

附:洪崖山后土皇帝庙

洪崖山后土皇帝庙

 

“后土皇帝庙”俗称奶奶庙、后山庙,供奉“承天效法后土皇帝”。据现存碑刻记载,此庙始建于东汉初期。当年王莽带兵追杀刘秀至洪崖山下,被后山奶奶所救。刘秀登基后敕建此庙。经过几代帝王和众多道教信徒的不断扩建,到建国前宫殿庙宇达50多间,是一处规模宏大的道教建筑群,有北方第一大庙之称。农历每月初一、十五都有人上山进香,以三月十五、七月十五、十月十五为最多。1987年,后山庙被确定为开放的道教活动场所,十几年来,众多香客和当地村民自发筹集资金,对宗教建筑进行了恢复整修,现已有各类庙宇建筑

26座。重新开放后,年游客量在15万人以上。形成以体会道教文化气氛为主的旅游特点。

陵园 公墓